呈现与梳理的平台

发表时间:2013-05-20 16:17作者:康剑飞

本届观澜国际版画双年展我很荣幸的被组委会邀请作为策展人,为了避免展览过于强调本体属性同时也是为了提升版画的公共性,我又邀请了重要的当代艺术的策展人批评家刘礼宾博士与我共同担任本届观澜双年展的策展人。观澜国际版画双年展到本届已经是第四届了,经过观澜版画人的不懈努力双年展已经成为国际范畴内规模最大,学术水平最高的国际版画展之一。同时随着策展人制度的不断完善,主题展的加入,观澜国际版画双年展的学术性也在不断加强,越来越成为呈现国际版画现状以及学术梳理的重要平台。


通过国际版画双年展这一平台,旁观国际版画的动态,了解中国版画与国际版画的异同,最终达到推动中国版画发展的目的。我作为一个版画艺术家同时又是学院教授版画的教师,还是许多版画活动的组织者,我将从中国版画的现状问题,第四届观澜国际版画双年展的特点,主题展的学术定位,以及版画未来发展的可能性等几个方面阐述我的认识。


中国的创作型版画起始于新兴木刻运动到今天经过八十多年,从学术角度分类离今天最近的版画学术阶段应该是兴起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的版画本体语言研究阶段,中国版画经过二十几年的发展,特别是学院的研究性版画取得了显著的成果,版画技术,语言,观念都与国际水平比肩。从近年的如全国版画展,观澜国际版画双年展等大型版画展览来看,中国版画真正走入了多元发展的阶段,因为在所有的版画展览中很难总结出所谓的“主流现象”,明显区别于历史上的“抗战版画” 、“群体版画” 、“ 现实主义版画” 等等阶段。首先我认为从版画整体发展的角度来说, “版画本体语言研究” 的阶段已经终结,或者说对于版画本体语言的研究已经变成一个版画艺术家常态性的工作,而不需要阶段性的重点提出。而目前对于版画学术界最为重要的任务应该是对“语言研究”阶段的成果,不足,影响,做出梳理和评估,其目的是找到版画艺术今后发展的可能方向。


从第四届观澜国际版画双年展最终入选的作品来看,我们目光所及的部分显然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我所强调的目光所及的部分特指:版画材料,印刷效果,版画技术难度,个人形式语言的明确等几个方面。我想这就是中国二十几年来关于版画本体语言研究的成果,国际部分因为缺少我们对于参展艺术家背景的了解所以从艺术整体的方式加以评述显然有困难,而国内部分相对来说我们要了解的多,从作品整体来看强调”版画语言“类的仍占较大比例,强调”版画观念“的作品也有出现。”技术至上“仍然是版画界秘而不宣的隐性规则。内容变成了借口,版画语言之上的艺术性有些欠缺。在这里我所谈到的问题并不是指版画受到某些外部条件的影响而发生的偏向,而是版画发展必经的阶段,技术的完善是一件好的版画作品所必须具备的,但不是全部。中国版画近二十年的发展在我看来好像是一个归隐于市的隐者,几乎没有受到近二十年中国艺术市场疯狂发展的影响,这样的结果一方面保证版画自身的学术纯粹性,但同时也降低了版画的社会影响力。所以我认为,今天的中国版画要走出“隐居之所”,要与社会发生关联。要强调版画与社会的关系,强调版画与整体艺术现状的关系,要强调版画与大众的关系。要使用我们二十年来的研究成果,而不仅仅是展示这些成果。


为了让我所认为的问题更加明显,所以本届双年展的主题展我们决定以“单刀直入-版画创作的直接性研究”为题,就是要强调中国版画中一类不以彰显版画技巧为目的的版画创作。并希望让主题展与双年展形成对比,并围绕这一现状展开研讨。


我们希望本届双年展不仅仅要展现成果,更要找到问题,从而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吸引更多人展开对于版画艺术的研讨。任何事情都不可能做到尽善尽美,本届双年展最大的遗憾就是:由于受到展览场地的制约而不能展示更多的作品,由于收藏经费的限制不能将所有入选的优秀作品留在观澜。但是随着观澜版画博物馆的建成相信到2015年第五届观澜国际版画双年展时这些问题能够得到更好的解决。


回顾本届双年展的经历,我要感谢组委会对于我和礼宾博士的信任,以及对于我们策展工作的支持。还要感谢评委会专家的严格把关保证了入选作品的质量。还要感谢观澜版画基地所有工作人员为双年展作出的细致而高效的具体工作。最后我最想要感谢所有参与本届双年展以及主题展的艺术家,没有你们的作品,没有你们的支持,展览的价值也就无从谈起。希望我们共同的努力能对人类的艺术事业产生哪怕是极其微小的推动作用。

观澜版画
GUAN LAN PRINTS
微信公众号
联系邮箱:glbhjd@szlhq.gov.cn            
联系电话:0755-32960866              
联系地址: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观澜街道牛湖大水田裕新路125号、169号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